热搜词: 贝特瑞

何小鹏飘了? 小鹏汽车被新华社痛批: 隐瞒缺陷, 瞒天过海

交付量节节攀升的小鹏汽车,遭遇当头一棒。

新华社及旗下《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称小鹏汽车一边隐瞒产品缺陷,一边“瞒天过海”消解汽车召回政策。

央媒公开点名痛批小鹏汽车,值得何小鹏认真谨慎地对待,千万不能因为销量上涨就飘飘然。

1. 小鹏汽车爆出质量问题

多家媒体报道显示,今年春天以来,陆续有多个小鹏P7+车主发现,自己的车辆可能存在重大质量问题。

例如在日常正常驾驶中,车辆突然出现方向盘失去助力无法转动,沉重如同焊死一样。有时候,仪表盘同步弹出“检查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警报。

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下雨天。

甚至有车主,在高速道路上行驶时,方向盘出现转向助力完全失效的情况,相当危险。

对此,有分析认为,应该是小鹏P7+转向机存发生故障导致的。

第一种可能,是转向机接插件密封不合格,在雨天容易进水导致电路短路,严重时转向机助力失效,驾驶员转动方向盘会十分困难。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好插件密封。

第二种可能,是整车电子控制系统问题,就需要更换转向机总成。

无论何种原因,小鹏汽车官方都应该给车主彻底解决问题,消除故障和安全隐患。

2. 央媒新华社痛批小鹏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面对如此严重的安全隐患,小鹏汽车总部和售后门店不承认问题也不召回汽车。

小鹏汽车的做法是,一切都“偷偷地进行”。

新华社及旗下《经济参考报》发布题为《一边隐瞒缺陷,一边更换部件!小鹏疑似“瞒天过海”消解汽车召回政策》的文章,痛批小鹏汽车。

文章指出,许多车主发现在未知情的情形下,自己车辆在保养时,售后私自对转向机接口进行了“打胶”处理。

还有车主发现,小鹏售后在未征得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偷偷给其车辆进行了OTA升级。

上述这些做法,可能都是为了隐瞒车辆质量问题。

面对车主们的维权,小鹏汽车门店采取“按闹分配”的方式,谁闹得凶就先给谁换方向机。更换速度极其缓慢,几乎所有售后门店都称配件短缺。

小鹏这些做法,不仅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事件愈演愈烈,引发诸多车主维权。车质网上,已有大量关于“小鹏P7+方向机”“小鹏P7+转向机”的投诉。

3. 何小鹏有点飘了吗?

这场舆情危机的讽刺性在于,小鹏汽车刚从“ICU”爬出来,又自己跳进了“火坑”。

2022年小鹏G9上市即“翻车”,这场风波让小鹏深陷泥潭。

舆论压力空前,门店客流量腰斩,产品销量大幅下滑,月销量只有小几千台,小鹏汽车一度濒临绝境。就连何小鹏自己都承认,当时的小鹏汽车进了ICU,在生死之间徘徊。

后来,何小鹏顶住压力,挖来长城汽车前二把手“铁娘子”王凤英。

何小鹏和王凤英联手,对小鹏汽车进行了大刀阔斧并刮骨疗伤式的变革。

此后,依靠小鹏用MONA 03等热销车型,终于将小鹏汽车拉出泥潭。

今年7月份,小鹏交付2025年1-7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233906台,同比增长270%,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且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台。

今年1-7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233906台,同比增长270%。然而这样的大好局面下,却发生了小鹏P7+大规模负面舆情。

对车主来说,小鹏的处理方式极其不友好。

对国家来说,“小鹏汽车这种既隐瞒缺陷又更换部件的做法,其实是瞒过监管部门化解质量危机的瞒天过海行为,实际上是抵制并变相消解国家的汽车召回政策。这给我国正在加强的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年G9的教训是“傲慢轻用户”,如今P7+却是“侥幸瞒用户”。小鹏用MONA03攒下的好感,就像存进银行的钱,而P7+质量风波,则是在连本带利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