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贝特瑞

澎湃OS 3 Beta版开启推送模式, 8款机型率先尝鲜, 看看升级后的反馈

首批 8 款机型吃上澎湃 OS 3 Beta,安装包直接干到 7.7GB~9GB,这体量已经不是“小升级了”。

值不值得立刻上车?别急,先把关键信息与真实体验摆平,再决定手指要不要点下去。

先说节奏。现在在“设置—我的设备”里能看到推送的,是已经拿到资格的用户:小米 15/15 Pro 已进入第二批报名;

15 Ultra、K80 Pro、K80 至尊第一批满员后也在切第二批;

Pad 7 Pro、Pad 7S Pro 12.5、15S Pro还在第一批。大版本更新重启时间更久,系统会在后台重建索引与资源,这一段 1~3 天的“适应期”官方提前打了招呼:发热、耗电上扬、偶发卡顿都可能出现,随后自行回落。

这一点与用户首波反馈对得上。很多人升级完第一小时,手机热得明显、动画也不跟手;再过一会儿温度下来了,滑动与动效的顺畅感反而超过旧版本。

磨合期被误判成“负优化”是常见剧情,尤其是图库扫描、应用重编译在背后忙活时,你看见的就是表面的“慢”;给它点时间,变化会自己冒出来。

这代最有感的,是多任务的手感被“上岛”重做了。超级岛把焦点通知、设备通知揉到一起,用多岛并行做信息分层,下拉就能把卡片变小窗,叫车、外卖、航班这类实时信息可以直接拖到聊天窗口分享。

以前要在通知和 App 之间来回切,这次少切一步就少掉一次打断;看似只省两三秒,但一天加起来就是体感差距。

视觉也没少下功夫。桌面图标重新渲染,细节更锐利;网格密度与边距调整后,摆放不再“挤挤挨挨”;状态栏做减法,信息更清晰;

居中大时钟锁屏和新色彩体系把“抬手一眼”的信息层次拉出来。控件圆角与动效曲线统一之后,系统的整体感终于回到同一节拍上。

内容管理这次更好用。相册多了小部件可自选影集、影集页新增“常用”、相册一键置顶,搜索的命中也更准;少数新能力预计九月底之后再推,没看到的别急。

天气把雨滴动画和温度做了联动,滑动时的模糊层更顺;日历有了周视图;短信支持一键已读;录音加入智能降噪;

未成年人模式能在多设备统一计时;护眼能力做了底层联动,这些都不惊天动地,却是每天都会用到的小舒服。

AI 的存在感也更“务实”。超级小爱换了交互与动效,可以用首字母秒开应用;“小爱建议”能根据场景主动把可能要用的功能推到你手边,“一步直达”把复杂操作压成一两步,背后是大模型在做路径规划。

它不像过去那样“聊得很开心,干活不顶用”,而是尽量少让你切 App,快速把事办完。

跨设备协同给了双持党一个惊喜:在同一网络下,iPhone 能镜像回复小米手机上的微信/QQ消息,照片和文件也能直接丢到小米这边处理。

这意味着开会时不用两台手机来回切,回消息、传素材都能就地完成。对经常在 iOS 与小米设备间穿梭的人来说,这一条足以抵消不少“生态鸿沟”的摩擦。

隐私与安全算是这版的“底色”。系统重塑了隐私密码体系,权限 UI 看得懂、能细分,哪些数据在被访问、何时访问、允许多久,边界更清楚。和花哨的特效相比,这类打地基的改动更能让人安心。

到底要不要现在升级?

给三种使用习惯各自的选择。敢于尝鲜的,可以先备份,预留 10%~15% 的存储空间,再给系统 1~3 天索引期,重点感受超级岛、多岛小窗、跨端协同和小爱“一步直达”;

把手机当生产力主力的人,不妨等第二批甚至第三批的修复节奏,等相册新能力完整落地再动身,这样对业务节奏影响最小;

手里双持 iPhone 的用户,强烈建议试试同网镜像回复与跨端分享,看看能否减少设备切换频次,这可能是你日常效率提升最大的变量。

站在更高一点的维度看,这次是“底层+交互+生态”一起向前的大补丁。

它不是一次性把所有炫技堆满,而是在你每天会遇到的十几个微场景里,把路径缩短、把打断减少、把协同缝实。短期的热与耗是代价,长期的顺与稳才是答案。

现在轮到你表态了:最想先试哪一项——超级岛的多岛并行、同网镜像回复带来的跨设备自由,还是小爱“一步直达”的少切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