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贝特瑞

AI伪造退款图

■本报记者李燕京

近日,部分商家告诉记者,有买家利用AI制作缺陷商品图申请仅退款。8月21日,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发帖称“有人要P图吗,网购退货截图”“退货截图无限量出图”。这种公然的技术薅羊毛行为不仅让商家蒙受经济损失,也暴露出AI滥用对电商诚信体系造成的冲击。

一般情况下,若商品有质量问题买家可以申请仅退款,平台在处理此类申请时,会要求买家拍摄照片或视频来证明商品确有损坏。然而,一些买家利用AI工具对商品图片进行“毁损”处理,将完好无损的袜子、杯子、玩具等商品图片,通过AI添加裂痕、污渍或变形效果,生成以假乱真的破损图。

一家网店店主对记者表示,日前,一位买家声称收到的衣服有血渍要求退款,并发来了一张衣服照片。结果将照片放大后,发现边角处标记的AI生成的字样没有被完全裁掉,隐约可辨认。对于这些AI生成的假图片,平台的识别系统有时难以分辨,会自动审核通过退款申请。一旦仅退款申请获批,商家不仅收不回商品,还要损失运费和货值。

面对AI伪造的退货图片,商家探索应用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家服装网店卖家介绍:“现在很多店铺都要求商家确认后才能通过仅退款申请,平台不能自动通过申请。我们店铺还要求申请仅退款的买家从不同角度拍摄商品照片,利用AI生成图片一致性差的特点找出破绽。”另一商家告诉记者:“我们要求买家提供连续拍摄的短视频作为证据,视频生成成本远高于图片,尤其是拍摄商品细节时,AI伪造的容易穿帮。”一家饰品店铺商家表示:“坚决要求买家和我们连线,通过实时视频当场确认商品确有瑕疵后才会同意退货。”

部分平台也开始升级审核机制,例如强制调用购物APP内相机拍摄上传,禁止从相册选择图片;同时开发图片溯源工具,通过分析光影、纹理等特征识别AI生成内容。

某大模型研发人员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落地实施,AI生成内容的数字身份证将成为强制标准。当每一张退货图片都能追溯源头时,才能让仅退款功能更好地为有需要的消费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