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激光雷达的奢侈品标签: 长安启源全新Q05暴击
我不知道在未来十年回过头来,会怎么样评论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但我可以很确定一件事,那就是新能源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刺刀拼红”的白热化阶段了。
品牌力、内饰用料、设计、配置、大空间乃至智能化,所有能卷的东西都被卷了个遍,如今要在这市场上突出重围、能让消费者找到兴奋点的,就只剩下高阶智能驾驶辅助了。
可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真卷起这个,颇有“高价车”专属的意味,就不像是10万级车型能染指的领域。目前能称得上高阶的驾驶辅助,要么降成本走纯视觉路线,要么就头顶小犄角,那便是激光雷达。
再说得直白点:激光雷达意味着高成本,而10万级的车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成本。
但是,我们常说预算10万左右的客户是最挑剔的,因为他们要选的可是承载着所有需求的一辆车,放到高阶智能驾驶辅助话题下,他们也希望在不负担高端车型溢价的同时,享受周到的安全辅助,那难道他们就只能妥协认命吗?
优秀的品牌,自然会看到需求与供给的断层,这就是长安启源全新Q05的机会点。
技术越级:以激光雷达之名刮起的“科技平权”风暴
车顶凸起的激光雷达模块,后视镜处闪烁的智驾小蓝灯——这些曾专属于30万级高端车型的标志性配置,没人想过会出现在10万级的SUV上。长安启源全新Q05带着全场景高阶智驾配置,以预估11-13万元的价格入局,即将刮起一场“科技平权”的风暴。
在10万级的SUV里,全新Q05成为同级唯一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硬件配置直指20万级以上市场。这样讲大家可能没什么印象,全新Q05这一波操作就好比是在千元安卓机市场塞进了旗舰级影像芯片+一英寸的大底。
这表面上是激光雷达的下放,是汽车厂商抛弃高利润的包袱,但其背后的核心其实是让汽车回归工具属性与实用主义。那些加上激光雷达就能多加几万元卖给你的产品,背后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是作为营销噱头提升溢价,还是作为感知冗余提升安全与体验下限?
当被包装成高级货的激光雷达,放在了10万级的车上,它的工具属性才会真正回归,而不再成为高高在上的借口。它必须为如复杂路口通行、鬼探头预警、狭窄车位泊入这类真实的、高频的城市场景服务,而不是仅仅服务于高速NGP的营销话术。长安启源全新QO5似乎在努力撕开当下一些新势力以高阶智驾所包装的高溢价外衣,帮助消费者对所谓的高新科技祛魅。
空间魔法:纯电平台下的以小博大
车是代步工具,更是移动的生活空间,如果仅以高新科技赋能而忘掉本质,则是本末倒置。对于中国市场来讲,空间的大小往往能决定着绝大部分的下单欲望。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大空间,是有执念的。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大多家庭正迎来家庭的第一台车,所以一台车往往要承托一家人的移动需求以及生活空间,更大的空间除了能装下更多的东西,也能让乘坐的家人坐得更舒服,但在10万级这个级别,空间和配置往往是天秤难以平衡的两端。
长安启源全新Q05认为小型SUV的“小”,不该是空间妥协的借口。在车身尺寸仅为4435×1855×1600mm的小型SUV框架内,全新Q05凭借纯电平台优势,实现了轴距2735mm的越级表现,甚至要比市面上一些紧凑级的SUV还要长,“四轮四角”的设定在有限的尺寸限定中解放了最大的车内空间,除了纯电平台的优势,这也展现出了长安工程师的空间魔法。
但与其要说是魔法,这更像是工业化时代里平台集成度与工程设计精度的胜利。它精准戳中了都市通勤者的核心痛点——在拥堵中需要灵活的车身,在周末又渴望舒适的载人载物空间。
上述魔法,也从工程学层面,给设计大师克劳斯带领的设计团队留足了自由度,可以更进一步追求功能与美学的完美融合。而这兼顾实用与养眼的思想也影响了每一处细节的塑造,比如隐藏式门把手既美观也降低了风阻,但同时也在结构与设计上让机械开启功能得以保留且符合紧急情况时大部分人操作逻辑,不可谓不周到。
10万及纯电SUV市场的价格核弹
基于目前长安启源Q07 的售价在 12.98万–17.18万元区间,预估长安启源全新Q05将承接Q07的市场空白,精准定位11万–13万市场空间。这个价格定位极具杀伤力,此刻长安的成本控制能力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规模化生产、供应链优化以及“新央企”的资源整合优势,使高技术配置与亲民价格的结合成为可能。
11-13万元区间纯电小型SUV是当下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但受限于成本,这个价位的产品存在着明显的产品断层,要么是配置简陋的低端车型,要么是价格高企的中端产品。长安启源全新Q05的定价策略,与其说是当一个“搅局者”,更像是一个“立标者”。
这个价格,不仅扎穿了当下市场对新能源车配置溢价的泡沫,更是颠覆了消费者对车企定价策略的看法,它太简单直接了,它强行重置了消费者心中对于11-13万能买到什么的预期,在他们重新去审视同级别同价位的产品时,他们可能会自然地提问:“它有激光雷达吗?”
这绝不是长安“赔本赚吆喝”,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掌控力和规模效应的品牌,是很难做到的。通过新央企实力的资源整合优势,在保证空间最大化的同时将激光雷达上车,对两类核心用户实现精准投放:第一类,是对价格敏感,“精明”的首购族;第二类,是对产品懂行:注重将科技与实用最大化的年轻科技党。
对于“精明”的首购族来讲,他们对“花哨”、“尝新”功能持审慎态度,相反,他们虽然认可智能化带来的安全与便利价值,但对空间、可靠性、使用成本也高度敏感。
对于年轻科技党来讲,他们对前沿技术(尤其是驾驶辅助系统)有强烈渴望,预算有限但拒绝妥协核心体验。
长安启源全新Q05的成功卡位,弥补了11-13万纯电SUV市场这个长期的“断层”,用激光雷达和定价打动前者,用空间和基础素质说服后者。不需要牺牲智能化追求极致低价,也不必担心配置尚可但价格上探。
长安启源全新Q05带来的冲击波,迫使整个行业必须正面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激光雷达10万的时代,你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你还敢不敢利用所谓的高阶新技术来树立自己的溢价壁垒?
总结:以价值标杆重塑行业规则
可以预见的是,长安启源全新Q05将激光雷达下放到10万级,将加速国内技术竞赛的进程,倒逼竞品提升智驾配置,挤牙膏式的更新迭代方式与速度已经很难适应当下市场的节奏,市场将从价格战进入到硬核配置快速普及期。新能源市场竞争已经来到了下半场。潮水退去,那些还沉浸在品牌光环中、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利的企业,以及那些在核心技术上步履蹒跚、在成本控制上捉襟见肘的玩家,都会被时代的巨浪所带走。
长安启源全新Q05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全新竞争范式——不是靠补贴和低价,而是凭借技术创新和工程智慧实现超越。当中国车企开始定义技术标准,全球汽车业的权力转移将进入新的阶段。你准备好迎接这个价格更透明、技术更先进的硬核汽车新时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