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启动第二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
封面新闻记者李星玥
8月21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组织的成都第二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正式启动。
据了解,本次验证聚焦文旅融合,来自6家企业的13款前沿产品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两大标志性文旅场景中“上岗打卡”,接受真实应用环境下的严格检验,促进产品获取更多人机交互数据,加速以量产为目标的迭代研发,进一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真实场景“大练兵”,智慧文旅新体验触手可及
“这个机器人好乖哦,我想和机器人握一下手可以吗?”在成都自然博物馆的一楼,由芯华创新中心与星宇纪元共同打造的超拟人人形服务机器人星动Q5以其灵动的设计和灵巧的性能吸引着准备进入博物馆的游客,游客们纷纷拍照打卡,并与机器人进行着互动。一位小女孩甚至张开双臂与星动Q5拥抱,仿佛想感受机器人的心跳。
“星动Q5作为全新一代人形服务机器人,因身材苗条,被誉为‘小腰精’,整机拥有高自由度,配备了7轴高精度的拟人手臂,操作高度超2米,还搭配了11自由度的星动‘精灵手’,响应速度达10CPS,其单手负载可达10kg,能实现下蹲、升降等复杂动作,还具备主动避障能力,可实时避开障碍物。”芯华创新中心智能无人事业部负责人胡松介绍,星动Q5在成都已经完成首秀并开展了多场景验证,在旅游导览、服务等方面应用场景广泛。未来,芯华创新中心将通过本次实景验证,不断完善机器人训练场与数据平台的功能,加速核心技术的攻克与落地,助力成都在具身智能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
“我们这次带来全球首款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镋钯”双足机器人、“小吒”机器人三款产品进入到第二批次实景验证中。”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机器人售前工程师官雪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中,“小吒”机器人也是刚刚参加完世运会就立即参加第二次实景验证。
(成都市经信局供图)
“‘镋钯机器人’拥有中心自研‘最强大脑’,从运控、模型到本体全部由我们全栈自研,是百分百成都原创机器人产品。”官雪琪说,该机器人实现高仿生步态、复杂路面平衡高鲁棒性、多模态情绪感知、多机群控等领先技术,是目前业界最具表现力、传播属性和情绪价值的双足机器人产品。在文商旅体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而小吒机器人,是以中国神话形象为原型、兼具亲和造型与情绪化语音交互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擅长巡游巡检、摄像头识别与自主导航导览,适配“文·商·旅·体”四大板块的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内可进行主题导览、展项讲解、互动问答。在景区、旅游演艺、游客中心可进行路线带领、要点讲解、集合点提醒。
作为全球首款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该产品是当前仿生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前沿成果,集成了先进的双足稳定行走技术、仿生学结构设计等大模型,具备高度还原的恐龙外观与动作逻辑,可实现自然行走、情感表达、语音互动等多种功能。
(成都市经信局供图)
“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景验证工作让产品在真实环境中测试验证、迭代优化,推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企业同场景双向奔赴。”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可直接获取真实环境下的运行数据和用户反馈,通过企业、场景双方共同挖掘需求、开发场景,形成“产品研制—实景验证—技术优化—产品迭代—商业应用”的工作闭环。
实景验证为产品提供最真实的“试金石”和“练兵场”
“本次实景验证的核心在于真场景、真需求、真应用。”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入选产品将深度融入博物馆导览、科普互动与熊猫基地游客服务等核心环节。
“小鹿,小鹿!请介绍一下成都自然博物馆!”“您好,成都自然博物馆是......”在成都自然博物馆四楼播放厅外,游客们不时与世优宇宙(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波塔AI数字人一体机中的3D卡通数字人“大眼鹿”进行着互动。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的验证现场,除波塔AI数字人一体机外,世优宇宙带来了MAS任意门体验、“神笔小优”AI绘画一体机、AI旅拍一体机多款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打造数字文博沉浸式交互新体验。
“此次验证活动不仅是我们技术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产品落地效果的‘实战考场’。”世优宇宙(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正丽表示,希望通过验证AI数字人认知智能与交互水平、多设备协同稳定性及高并发场景下的服务能力,收集真实场景中的用户反馈与运行数据,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与交互逻辑。
活动期间,世优宇宙将与成都自然博物馆展开深度协作,结合场馆展陈需求与观众体验痛点,共同探索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例如,针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场景,定制专属知识库,精准匹配展品内容,以生动语言与趣味互动提升科普传播效果。通过与政府、场馆方的三方协作,构建起“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推广”的创新模式。
未来,世优宇宙计划基于本次活动积累的经验,开发更多适配文博场景的AI数字人解决方案,如虚拟文物解说、AI导览等,持续深化AI与文旅的融合创新,助力城市打造更具科技感与人文魅力的新型文旅生态。
同时,馆内成都星蓝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全息智能炫屏裸眼3D展示设备,利用人类视觉暂留技术原理,通过超高密度LED灯带旋转成像,呈现出逼真的裸眼3D立体效果,为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增添了科技感和趣味性。
“我们量产的多款全息显示产品,涉及多种新技术和新材料,逐步深耕各场景的交互应用,建立起全息视觉商业服务的完整生态。目前产品及服务已落地文旅夜游、景区街区、地标打造、展会展览等多类场景。实景验证让我们更加了解市场需求,我们将根据在博物馆场景中的验证结果,不断创新产品功能和应用模式。”该公司总经理李加泉表示。
“推动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真实场景的‘实战’验证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验证活动,是我们践行‘场景赋能产业’理念的深化。我们精心挑选具有高人气、强代表性的文旅场景,为创新产品提供最真实的‘试金石’和‘练兵场’。”
多场景赋能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同样“藏”着不少“黑科技”。除小吒机器人与镗钯机器人外,在熊猫基地游客中心内,由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创新数字向导以全息投影形式生动还原了大熊猫繁育场景,通过智能语音交互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科普讲解,数字人不仅能够实时解答保育知识,还能模拟饲养员工作日常,让游客近距离了解国宝背后的守护故事。该产品采用明途科技自研的多模态交互系统,在嘈杂环境中仍能保持精准识别,为文旅场景打造了科技与生态完美融合的示范案例。
据明途科技市场活动负责人黄玺儒表示,除数字向导外,此次明途科技还带来了AI糖画机等产品。
“特别是在AI糖画机的实景验证上,我们想达到持续进行技术升级的目的。”黄玺儒说,明途AI糖画机创新结合人工智能与非遗糖画工艺,通过智能绘图算法和精准温控系统,一键生成精美糖画作品,用户可通过触屏或APP自定义图案,机器自动完成熬糖、绘制、成型全流程,操作简单,安全高效。
(成都市经信局供图)
除此之外,作为第二次参与实景验证的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INMO的两款智能眼镜产品——INMOGO2同传翻译眼镜和INMOAIR3智能眼镜也再次接受着游客们的检验。
“我们的智能眼镜具有轻便、功能强大等特点,INMOGO2同传翻译眼镜搭载流式同声传译技术,支持40种语言在线翻译及90种口音识别,能为外国游客提供便捷的翻译服务;INMOAIR3智能眼镜则具备超强AI功能,拥有虚拟大屏、应用商店等,游客可以在参观过程中获取更多信息。”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线下市场品牌经理刘宇表示,在首批次验证中,两款智能眼镜在武侯祠博物馆亮相备受国外游客好评,该公司与武侯祠后期联合开发了专属产品正在交付中。
在此次实景验证中,团队将重点关注产品的佩戴舒适度、翻译准确性以及与景区环境的适配性。“我们会收集游客的使用反馈,比如眼镜佩戴时间长了是否会感到不适,翻译是否及时准确等,根据这些反馈对产品进行改进,提升产品性能。”刘宇说。
(成都市经信局供图)
从博物馆到景区,从智能导览到互动体验,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品在成都的文旅场景中落地应用。而这背后,是成都市通过场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
“场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我们希望搭建起企业与场景之间的桥梁,让企业的创新成果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检验和优化。”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真诚欢迎全国各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产品到成都真实场景中验证、应用,后续将持续挖掘城市中的各类应用场景,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到场景创新中来,形成以场景驱动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