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也乏力, 奔驰卷不动了
【导语: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有目共睹。生存危机不仅时时围绕着新势力车企,也让包括奔驰在内的全球豪华巨头头痛不已。长此以往,如何“活下去”,恐怕将不再是新势力的专属。】
车圈反内卷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日,奔驰全球CEO康林松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内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康林松直言,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达尔文式”(适者生存)的内卷竞争,百余家车企相互竞争,使得电动车会以比燃油车更低的价格来销售,导致了“大量现金消耗和价值毁灭”。他坦言,这种降价促销正在危害所有车企。
当下,奔驰和其他跨国车企巨头一样都面临较大的挑战。根据奔驰发布的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其全球净利润同比下跌55.8%至27亿欧元,其中第二季度的净利润骤降68.7%。除了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之外,美国对欧洲出口整车加征的25%的关税让奔驰损失了3.6亿欧元。作为奔驰的领路人,康松林需要带领奔驰尽快走出当前的困境。
奔驰在中国车市拉响警报
康林松之所以抛出那么激进的言论,主要还是和奔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实在是有些“差劲”息息相关。
2025年上半年,奔驰在华销量暴跌14%,其中二季度跌幅扩大至19%,远超全球8%的平均水平。在刚刚过去的7月,奔驰在国内的销量更是只有26653辆,环比下跌超过40%。虽然7月一直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淡季,但是奔驰的这个月销量创下五年新低,首次跌破2. 7万辆的水平。而反观奔驰在国内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宝马和奥迪在上月的销量分别为40190辆和37600辆,表现都明显胜过奔驰一筹。
从具体车型销量来看,上个月,奔驰E级销量为7700辆,GLC为7514辆,C级为6870辆。这三款燃油车合计贡献了奔驰当月超过八成的销量,是奔驰的中坚力量。而在其余车型中,除了GLB销量达到1150辆之外,其他车型都未能破千。
为了能够提升销量,奔驰也祭出了价格战的武器。奔驰在国内部分经销商对于奔驰A级轿车和EQA/EQB这样的电动车不惜半价出售。奔驰A级车的报价可以低至12.56万元,而EQA/EQB的价格区间也来到了16万元。但即便如此,整个上半年EQA仅出售了191辆。也就是说,奔驰在国内市场打价格战的策略基本失灵,半价奔驰依然难以说服消费者来购买相关车型。
奔驰在华为何遇冷?
奔驰遇冷,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自主品牌正凭借新能源和智能化日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无论是新势力中的鸿蒙智行“五界”、理想、蔚来以及传统车企孵化出来的高端子品牌极氪、仰望、方程豹等,都在不断冲击奔驰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所占据的市场。而反观奔驰在电动化传略上的迟缓,使得其车型在产品力上的确出现了落后国内车企的局面。像EQA是基于之前“油改电”平台诞生的产物,在产品力上完全无法和国内同行抗衡。
另一方面,奔驰在国内依然未能放下燃油车时代高傲的身段。在智能网联时代,奔驰旗下车型高德导航续费3年要付费1498元,远程车控年费798元,后轮主动转向功能需要用户支付4999元/年的订阅费,而这仅仅是将最大转向角度从4.5°升级到10°。反观国内自主品牌车型,这些功能都被认为是基础功能,都是免费的。
其实,奔驰并不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奔驰有自己的考量和算计。
和国内车企可以亏本卖车不同,奔驰等全球车企都将盈利作为自己定价的重要指标。所以,奔驰才会使用成本最低的油改电平台,才会对很多额外功能进行收费。而国内很多品牌力求榨干供应链和自己内部的每一分成本,甚至不惜以负的毛利率来给用户提供很多附加服务,为的就是能够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但是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那么不可避免的就是倒闭。
奔驰至暗期结束了吗?
对于奔驰来说,可能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
随着欧盟和美国在关税上达成协议,之前25%的关税将下降到15%。虽然还是远高于之前的数值,但是也基本可以在车企可以容忍的范围内。未来,通过逐步扩大在美国的生产,同时考虑到欧系车企,尤其是BBA这样的豪华品牌车企在乘用车领域产品力上的巨大优势,关税的扰动可以被逐步消化。
而解决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将成为康松林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之一。虽然康松林宣称,“奔驰不想不惜一切代价抢夺中国市占率,因为通过大规模促销维持高销量的定价策略是错误的”。但下一步,奔驰根据市场表现来调整终端优惠将是大概率事件。除此之外,奔驰也在借开发新款CLA纯电动轿车的开发,来扭转自身产品力不足的印象。纯电续航866km配合800V超充,和Momenta合作开发智驾。只要该款车型定价合理,那么不排除奔驰有望复制东风日产N7的案例,打造一款爆款车型。
点评
康松林抛出的“达尔文式竞争”,在国内被很多人解读为奔驰竞争不过自主品牌,和其他外资车企一样卷不动了。但事实上,国内很多自主品牌也已经有点卷不动了。银河M9、蔚来新款ES8,即便在国内反内卷的指导方针下,一款又一款的新车依然在不断刷新我们对价格的认知底线。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状态是不健康的。如何真正让车企停止内卷,汽车行业当务之急要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