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 2025年, 中国AI芯片自给率超40%, 2030年达到70%
自从AI火了之后,AI芯片成为了香饽饽,英伟达为此都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破4万亿美元的厂商。英伟达的AI芯片,一卡难求,几乎全球的AI企业,都在疯抢它的芯片。
不过在中国市场,情况又不一样了,一是美国不允许英伟达的先进AI芯片卖给中国,能卖过来的,都是阉割了又阉割的芯片,性能低到只有原版的10分之1。
更重要的是,使用美国的AI芯片,完全没有安全保障,美国为了控制AI芯片,在英伟达的芯片中留有后门,可以远程定位、监控、甚至多锁定关停芯片……
所以,国内的企业越来越不敢买英伟达的芯片,大家都希望国产AI芯片能够崛起,替代英伟达,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而这几年,国产AI芯片明显也发展迅速,比如华为昇腾、海光DCU、寒武纪的NPU,还有摩尔线程、沐曦等等厂商,都在不同的领域,通过各种方式来替代英伟达的芯片。
之前有数据分析,2023年前,英伟达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90%,但到2025年时,英伟达的份额,可能会跌至54%左右。
而华为、寒武纪、海光等国产AI芯片,会占到40%左右的份额,初步实现AI芯片的国产替代,让英伟达无法垄断整个市场。
近日,日本媒体,更是将2020年至2030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预测,其中2025年及之后的数据为预测,2025年前的数据为实际数据。
可以看到,2023年前,国产AI芯片的自给率,可能只有10-15%左右,但到了2024年时,达到了30%,2025年时,预测会达到40%以上。
而到了2026年时,可能会接近50%,而到了2030年,会达到70%左右。
整个市场在2027年时,发生逆转,那就是2027年,国产AI芯片所占的份额,会超过国外AI芯片,也就是一半以上用国产,一半以下才是国外AI芯片。
而按照国内一些专家的预测,这个数据可能还有点趋于保守了,实际上我们进行国产替代的比例,比图上预计的会更快,比例会更高,毕竟现在的国产AI芯片发展太快了。
AI芯片是国产替代的一个缩影,希望其它芯片,也能够像AI芯片,慢慢提高自给率到70%以上,那么我们就不用担心芯片被卡脖子的问题了,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