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续航1300km, 油耗仅5.27L, 新款星海V9多场景试驾体验

随着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多场景出行需求的增加,MPV车型逐渐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购车清单。特别是插电混动技术的引入,让新能源MPV在续航、能耗和使用成本之间找到平衡,逐渐成为细分市场的重要方向,对于车企而言,这也是新的竞争高地。新能源渗透势头正猛,家庭出行与轻商务并重的MPV正逐步成为“主流之选”,8月东风风行推出2026款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下面就和笔者一起来看看吧。

从外观设计的整体气质看,星海V9延续了新能源MPV简洁而有秩序的审美逻辑,在细节处兼顾了商务语境下的稳重与家庭语境中的亲和。前脸采用大尺寸多边形格栅,内部点阵式或横向元素层层铺陈,配合贯穿式日间行车灯,视觉重心被有效下放,车头显得更扎实、宽体感更突出。分体式大灯组以清晰的LED光刃勾勒出锐利的轮廓,点亮后辨识度极高,科技气息与精致度兼具。下包围两侧导流区域的造型处理带来更强的横向张力,丰富了面对面的层次感,同时在视觉上起到“放大车宽”的效果,这让它在街头与停车场都具备“看起来更大一号”的存在感。

侧面造型强调比例的舒展与光影的流动感。5230mm的车长与1920mm的车宽确立了中大型MPV该有的身材基础,略带弧度的车顶线条与修长的侧窗相互映衬,削弱了传统MPV“方正呆板”的刻板印象。隐藏式门把手与平整的车身侧面连为一体,让风阻和观感同时受益;多幅式轮毂以利落的辐条布局传达出稳定与力量的平衡。腰线在前后门把手间的过渡收放自然,光影扫过时不会显得突兀,动静之间都能呈现出规整而不失动感的视觉节奏。配色方面,星辰白与星耀黑为商务与通勤场景提供了稳妥选择,而龙胆紫则增添了年轻化与个性表达,在保证体面的前提下,给了用户更高的辨识度与趣味性。

车尾部分以横向延展为核心主题,贯穿式尾灯与前脸灯带相呼应,内嵌的光源结构细腻且点亮效果均匀,夜间极具识别度。尾门上的横向镀铬饰条进一步拉伸视觉宽度,侧向折线与尾门下沿的层次营造出厚重而不臃肿的体量感。后保险杠与尾门开口的比例被控制在便于取放大件行李的范围,结合低装载边沿高度和较低的后门开启角度要求,实际使用时更省力。整体而言,星海V9在不走夸张路线的前提下,通过光源、饰条、线条与比例的综合运用,实现了新能源前卫气质与商务稳重风格的和解,这也是它在家庭与商务“兼顾定位”上的重要视觉抓手。

进入车内,星海V9的座舱更强调“温润与秩序”的体验逻辑。中控区域以大尺寸中控屏与全液晶仪表为视觉核心,界面布局清爽、信息密度适中,用户在驾驶时能快速抓取关键信息。豪华型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保证了界面的流畅性与功能的延展性。内饰材质大面积采用软性包覆,触感细腻,木纹饰板的点缀提升了座舱的温暖氛围;缝线、拼接与过渡收口做到规整细致,观感上达到了这个价位带应有的精致度。

在智能交互层面,星海V9围绕“全家共享”的机舱体验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四音区语音识别使前后排都能实现直接的语音控制,导航设定、音乐切换、空调温区与风量调节等高频场景基本做到“开口即达”,不用分心触控。OTA远程升级为后续功能上新与体验优化提供了长期可迭代能力,避免“越用越旧”的尴尬。在线导航结合实时路况与个性化路线推荐,能够基于通勤习惯进行路径优化,跨城或长途自驾时,算法更倾向于稳定与省时的综合平衡。

中控布局之外,星海V9在“看不见但用得上”的细节方面处理得颇为务实。双层布局的手套箱、门板斜置杯架、近手位的手机槽与无线充电面板,构成了一个几乎不用思考的物品收纳逻辑。空调面板的常用功能保留了实体或直达逻辑,避免层层菜单带来的操作冗余;前排、二排与三排均考虑到常用电源接口的分布,家庭场景下的充电焦虑大幅降低。

座椅与舒适性是星海V9强化体验感的关键。前排座椅的轮廓与填充对背部与腰部有比较及时的支撑,长时间通勤不易疲劳;驾驶位的多向调节与方向盘的伸缩范围能够满足不同身材驾驶者的坐姿需求。第二排采用独立“头等舱”式座椅,支持多向电动调节,并提供通风、加热与按摩功能,搭配电动腿托与可调头枕,真正实现“久坐不累”的体验逻辑。坐垫与靠背采用高回弹填充,类似30mm级别的高回弹海绵方案在承托与柔软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能够化解长途乘坐的局部压力。二排过道宽度充裕,配合较低的地台与上车扶手,老人与儿童的上下车动作更加从容。第三排的靠背角度可调,坐垫长度与脚下空间对成年人也相对友好,不再只是“临时应急位”。

空间组织能力是这台车的“王牌”。车身尺寸为5230×1920×1820mm,轴距3018mm,空间利用率高,实际乘坐区与储物区的比例分配合理。七座2+2+3布局使每一排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前排承担驾驶与前舱收纳,第二排提供长途舒适与仪式感,第三排兼顾满员出行与短途跨城需求。通过优化滑轨与进出路径,二排进三排的通道不显拘谨,配合二排电动调节,实现了“人等座”而不是“座等人”。即便满员七座状态,后备箱仍保留不错的竖向与横向容积,能够容纳家庭周末出游所需的多件行李。

当第三排座椅按4/6比例放倒与下沉式结构配合后,后备箱可形成近乎完全平整的巨大装载平台,容积最高可扩展至约2616L,这对亲子露营、城市搬运或长途旅居都非常友好。配合防滑地板与可拆卸隔断件的组合,装载规则箱体与不规则物件都能较轻松地找到“归位方式”。

底部结构做了抗冲击强化,结合BMS的分级切断策略,尽可能在极端意外中把风险拦截于萌芽阶段。被动安全配置覆盖前排双安全气囊、侧气囊、预紧限力式三点安全带与多级限力器,儿童座椅接口齐全,二排通道宽度与滑轨行程为后向安装/抱婴固定留出更充裕的操作空间;对家庭车而言,这些细节往往比参数更值钱。

主动安全与驾驶辅助则锚定L2级能力栈: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可覆盖拥堵启停与高速巡航两端场景;主动刹车对前向行人/两轮车/静止车辆更敏感,配合前碰撞预警,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在弯道与轻微并线中策略更克制,减少“拉扯感”。

动力方面,其中星海V9 2026款 1.5TD 越享系列 200km 舒适型,搭载1.5T插混动力,发动机最大功率113kW,电机最大扭矩310N·m,纯电续航200km。城市拥堵中,轻点电门即可平顺起步,跟车逻辑自然,车内对话无需提高音量。遇到短促的减速带与乱石路,悬架第一段把锐利振动吃下去,第二段给足支撑,车身不松散;对二排乘客而言,手中杯水波纹收敛速度可感。环路匝道并线时,转向的回正力矩跟随车速线性增长,指向不虚,驾驶员只需做小幅修正;遇到连续S弯与弧线变道,车身侧倾的抑制更像“慢慢托住”的风格,舒适为先但不拖泥带水。

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主观调校更偏“长途舒适+满载稳定”。这套取向的优势在于:一是二排/三排的颠簸余震短,长途不累;二是满载跨越沟坎时,车尾不“点头点尾”。6.15m的转弯半径在同级MPV中颇具优势,地库与窄路掉头的心理门槛明显降低。制动系统的标定走“前段线性、中后段有力”的路径,新手也容易把握;在拥堵路况,轻刹与能量回收的耦合自然,不会出现忽软忽硬的“断点”。

总结

把外观、内饰、空间、配置、动力与续航、试驾与底盘串联起来,2026款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更像是一台把家庭与商务高频场景打磨到八九分的“工具派”新能源MPV,2026款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综合表现不错,你觉得该车如何?欢迎在下方留言和我交流。